来源:酒业新闻网
他,一生清贫,无欲无求;他,学贯中西,毅然归国,造福桑梓;他,一生传奇而精彩,却又简单而纯粹。他就是酒界泰斗——秦含章。名如其人,“含章”二字,取自于《易经》坤卦第三爻的“爻辞”,指胸含文墨,有知识,具有美好的品德,但含蓄而不外露,这恰恰是秦老一生的真实写照。
秦含章乃明代两京五部尚书秦金的直系后人,于1908年的2月出生在江苏无锡张舍镇。锡山秦氏,显系江南名门望族。明清两朝,秦氏家族相继考取秀才近千人,翰林13人、进士33人、举人79人,其父秦汝煜亦以科举获功名,18岁考中秀才。
秦老虽然一生荣誉加身,但童年过得并不顺意。他在家里排行老三,因家境窘迫,3岁被送至亲戚家寄养。为了生计放过牛、养过蚕、喂过猪,但是小小的他,始终被学堂里朗朗的书声深深地吸引着。终于,他有了读书的机会,由于深受父亲影响,他苦读多年,1931年,乘着“庚子赔款”留学生的末班车,远赴欧洲求学。1935年,获比利时圣布律农学院工学候补博士学位,后入柏林大学发酵学院进修。短短几年,积累了丰厚的知识和经验,不仅为他后来取得辉煌成就奠定了坚实基础,更让中国的酿造行业因此受益了几十年。
(国外留学期间的秦含章)
1936年9月,秦含章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像归乡的游子,带着满腔报国的热忱,急不可待地扑向祖国母亲的怀抱。但是,本想一展抱负的他,却因时局动荡而难以施展才华。思来想去,他决定“曲线救国”,选择了执教这一条道路。
在1937年到1949年之间,秦含章先生先后在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复旦大学、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国立中央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大学担任教授,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从此,工农业微生物学、发酵工程学等西方先进科学理论因他而在中国生根发芽。
新中国成立后,秦含章受周恩来总理的邀请,远赴北京,先后出任由中央政府主持成立的中央食品工业部和中央轻工业部参事,这时秦含章才算真正回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酿造业。
(原“无锡轻工学院”)
1960年,年过半百的他,又再次肩负起创办轻工业部食品发酵工业科学研究所的重任,改造创新我国白酒、黄酒、啤酒、葡萄酒的生产技术。在此期间,他陆续主持筹建了15所轻工院校,包括有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的“黄埔军校”之称的无锡轻工学院,也就是现在的江南大学。后来,行业里的中坚力量,或多或少都深受秦老影响,其中包括曾带领着茅台登上白酒业巅峰的季克良。
秦老一生都深得广大师生的信服和敬重,被我国酒界、酿造界共奉为“一代宗师、酒界泰斗”,是酿酒业的精神丰碑、中国食品与发酵工业的奠基人之一。 可以说秦老一辈子都在和酒打交道,是名副其实的酒文化推广大使。
人生有道变圣贤,人生有酒忆含章。如今,秦老与世长辞,但其精神永存。让我们从一杯纯粮酿造的仙秦美酒中,品味秦老的“百味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