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世五粮液 醉人是匠心

酒资讯
2019-07-29
分享

来源:中国金融商报网

宋朝诗人黄庭坚,曾在流觞曲水间一饮 “姚子雪曲”,佳酿入口令他当即作诗大赞此酒:“清而不薄,厚而不浊。甘而不哕,辛而不螫。”“姚子雪曲”即为传世佳酿五粮液的直接前身。

当今的评酒专家们评五粮液:“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尤以酒味全面而著称。”

时隔近千年,古今酒客盛赞五粮液不绝于耳。仿佛五粮液成为一种载体,跨越时间的限制,让古人今人味蕾相通,能共赏舌尖的美味。

若是要论这杯中之酒,为何能飘香千年,醉人无数,从“匠心”二字可探珠玑。

匠心,是对古法的继承与发展

在五粮液古糟坊内,拨开缭绕地蒸汽,可见工人们的身影:分层起糟、续糟、蒸酒、黄泥封窖,任然沿用古法人工操作。与国外液态蒸馏酒封闭式发酵容易控制,便于形成工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生产模式不同。中国白酒是固态、开放式发酵,是原料、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相互作用的结果,发酵过程几乎不能控制,全凭烤酒工的经验和技艺。五粮液人传承了古法技艺,并且不断的发展着这门古老的艺术。

从姚氏家族采用高粱、大米、糯米、荞子、玉米五种粮食酿制“姚子雪曲”,到明代,陈氏家族子孙陈三,在原有酿造基础上,提炼出“荞子成半黍半成,大米糯米各两成,川南红粮凑足数,糟糠拌料天锅蒸”的“陈氏秘方”。再到如今,在遵循传统的基础上作创新调整,形成了现代的五粮配方,使得几种粮食相互协调,达到醇香、纯正的境界。从原料进厂、磨粉、制曲、酿酒、勾调,到包装,现在的五粮液,已有100多道工序。这100多道工序都是从古之大师,到今之匠人对酒体品质的不懈追求的结果。

匠心,是古窖酿新酒

五粮液有匠人懂古法,更有古窖酿好酒。

我国目前考古发现较早的地穴式曲酒发酵窖池群就在五粮液。与多数古物只能束之高阁相反,古窖池持续使用至今已有651年历史。这些古窖中的窖泥,吸取了几百年来发酵物的精华,产生了数百种微生物种群,闻起来有浓烈而丰富的香气。“千年老窖万年糟,酒好全凭窖池老”,饮一杯五粮液,仿佛能品出古窖的百年沉淀,味道自然妙不可言。

600余年来历代匠人们的精心保护,才有了今日的一杯古窖味道。对于这些“国宝窖池”的保护,成为了当今五粮液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让古窖池内的生态环境不受现代生产的破坏,现在的古窖池内依旧是无处不在的手工酿酒痕迹,匠人们怀着一颗颗虔诚的匠心,在习惯机械生产时代里,仍然使用着老旧的鸡公车、木质的大酒甑、巨大的蒲扇生产……希望将这份情怀与工艺传承下去。

秉持着匠心,才有如今举世瞩目的五粮液。它是代代匠师用传承和发展的古法,以精湛技艺所造的佳酿;它是六百余年来,每一个五粮液人的悉心保护,从古窖酿造的琼浆。酒中,可品出酿酒技艺的精湛、古窖的浓香,更可以品出五粮液的不变匠心。以匠心酿得好酒,才能醉过无数文人墨客,香传深巷百姓人家,成就古今五粮液的美名。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酒业新闻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赓续传统文脉,弘扬茶为国饮时逢谷雨节气,第3届武夷星大红袍文化节暨2025春茶开山仪式如约而至,隆重举行。本届大红袍文化节以敬世界一杯中国茶...
活动报道
4月15日,享遇茅台红U遇生活美暨第五届消博会老友记答谢酒会举行,成为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的亮点之一。此次答谢酒会由中国国际消费品...
酒资讯
近期,第112届全国春季糖酒会和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分别在成都和泸州隆重开幕。各类精彩展演、活动以及行业会议,构成持续数天的盛事,...
酒资讯
当传统白酒营销遭遇渠道固化年轻用户断层的双重瓶颈,川酒集团给出了自己的解题方法从抖音直播间里的白酒DIY勾调教学到小红书博主种草的节庆定制...
酒资讯
当白酒行业陷入头部虹吸效应与区域内卷化的双重绞杀,川酒集团却以产业整合者的独特定位,在七年时间里劈开一条截然不同的赛道左手攥紧原酒产业...
酒资讯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