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菲葡萄酒的财富“阴谋”

酒资讯
2012-03-27
分享

来源:华夏时报

  “葡萄美酒夜光杯”,觥筹交错、暗香流动,相信中国诗人在1000多年前就与法国人心有灵犀,他们都被一种味道迷惑,且这种幽香历久弥新,并上演新的传奇。

  据外媒报道,在刚结束不久的苏富比伦敦葡萄酒拍卖会上,亚洲买家拍下了44%的拍品,包括所有成交价前十的拍品,其成交价都高于最高估价。

  苏富比欧洲葡萄酒主管StephenMould表示:“亚洲买家狂潮再次袭来,买下很多顶级的波尔多和勃艮第葡萄酒。”

  一箱LePin1990卖出了30550英镑,其次是1998罗曼尼康帝以19975英镑成交,其他还有3瓶1.5升装Pétrus 2000(18800英镑),Pétrus 1967(17038英镑),Le Pin 1989(17038英镑)。前十名里的唯一一件拉菲拍品是一箱1986,成交价12925英镑。

  而在今年年初苏富比香港葡萄酒拍卖会上,有1993年份拉菲酒未成交,引起市场小小波动,有分析人士认为拉菲酒已经见顶,其实这样的预言未免悲观。

  中国人向来是注重品牌而不是品位,从波尔多高级葡萄酒指数来看,去年下半年,红酒受欧洲经济疲软影响有所下跌,但Liv-ex100在2012年3月份升了290.3点,比之前回升33.97点,环比上涨1.39%。由波尔多一级酒庄构成的“Liv-ex高级葡萄酒50指数”表现更胜一筹,上涨了57%,胜过黄金(1660.60,-1.80,-0.11%)、石油和股票。

  而推动葡萄酒上涨的主要因素,则是中国富豪和新贵阶层的入场。北京的上流圈子流行一句话,“宴会可以没鲍鱼,但不能没有拉菲。”

  拉菲已经成为了一个符号,这得益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财富想象,宋鸿兵(微博)的《货币战争》更是让这个家族罩上一层迷幻色彩,其金融背后的影响力足以彰显权力霸气。在2011年国际顶级红酒杂志评出的“50红酒权力”人物中,罗斯柴尔德位居榜首。

  1868年,詹姆斯·罗斯柴尔德男爵购入波尔多地区葡萄酒分级中位列顶级一等酒庄的拉菲古堡,从此,来自“伟大栽培”和“上好酿造”结合出的拉菲具有神奇魔力,其中最好年份1982年的一瓶拉菲现在要10万元左右,且需求在增长,供应在减少,甚至出现高价收购空酒瓶的现象,这也说明假酒泛滥。

  “要买就要买最贵的。”拉菲在短短几年时间涨了好几倍。即使是最不好的年份1993,从几年前售价185美元到现在上万元人民币,也涨了不少。

  不过,拉菲1993并不是最糟糕的酒,年份的确重要,但现有造酒技术的品质意味着,无论在哪一年,波尔多最好的酒庄都会酿出高质量的酒。只是我们一定要相信我们的味觉,而不是盲目相信品酒师和杂志广告的诱导。

  有意思的是买酒的人很少自己喝酒,从最近关于“三公消费要不要喝茅台酒”的争论就可以看出中国酒文化的特殊性,先是有代表提议“取消茅台酒的三公消费”,接着茅台酒高管在就记者这一提问时反问记者“不喝茅台难道喝拉菲?”从而引发新的茅台热和拉菲热,它们都是人情消费符号,赋予了太多的色彩,其实大众疑惑的不是喝茅台还是拉菲,问题的症结是那些高端消费的人从来都不自己掏钱。

  拉菲之所以被赋予这么多色彩,也与权力、富贵的推崇相关,大家看中的是围绕在拉菲身后的光环,这无形中提升了它在富人圈的品牌形象,这种外在化的品牌价值完全靠中国人的关系网支撑,这是一种文化暗合,法国人的商业嗅觉在于他们了解中国富人的心态,有意控制顶级酒的出售,然后经过繁琐的程序,让中国人买到最贵的酒,这符合中国富人的价值观,唯有最贵的才有购买价值。其实波尔多有更出色的酒庄,而中国人往往看中的是商标而不是它的味道。为了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要,拉菲在中国也建起了酒庄,小拉菲、拉菲传奇等等,其市场销量同样惊人。

  一些富人除了投资红酒,也兴起了购买酒庄热,演员赵薇与丈夫用400万欧元收购了法国波尔多圣艾美浓产区的蒙罗酒庄。之前,演员胡兵和网易掌门人丁磊,也曾购买或参股葡萄酒庄园。

  看来,作为“液体黄金”的葡萄酒,在中国的投资者心中,还是有待打扮的新娘。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酒业新闻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4月15日,享遇茅台红U遇生活美暨第五届消博会老友记答谢酒会举行,成为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的亮点之一。此次答谢酒会由中国国际消费品...
酒资讯
近期,第112届全国春季糖酒会和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分别在成都和泸州隆重开幕。各类精彩展演、活动以及行业会议,构成持续数天的盛事,...
酒资讯
当传统白酒营销遭遇渠道固化年轻用户断层的双重瓶颈,川酒集团给出了自己的解题方法从抖音直播间里的白酒DIY勾调教学到小红书博主种草的节庆定制...
酒资讯
当白酒行业陷入头部虹吸效应与区域内卷化的双重绞杀,川酒集团却以产业整合者的独特定位,在七年时间里劈开一条截然不同的赛道左手攥紧原酒产业...
酒资讯
清晨的赤水河谷笼罩在薄雾中,茅台镇旁一个名叫浸水的小村庄里,年近花甲的张元初展开一张泛黄的皮纸。褶皱的边角、斑驳的印泥,却掩不住墨字遒...
酒资讯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