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日前,广东省工商等执法部门检出五粮液旗下“自园春(特酿)”酒精度等指标不合格,主要原因是企业生产工艺水平较低,控制不严格。
五粮液官方的回应则是耐人寻味。五粮液新闻发言人发表声明,表示正在追查“不合格”的自园春酒真伪问题。五粮液副总经理也表示,这些不合格的酒“很有可能不是我们公司生产的。”五粮液的潜台词是我们本身没问题,这些不合格产品与我们无关。
“五粮液”作为知名老品牌企业,其对外的表态,与“问题出在临时工身上”如出一辙。五粮液本应在产品质量上下足功夫,以保障消费者的消费权益,做到万无一失。在旗下产品被曝质量出问题时,要在第一时间表明对质量绝不放松的态度,而不是采取这种能推就推、能拖就拖的态度。
企业到底哪些这样对消费者不负责任的巨大底气呢?中国是白酒的消费大国,几年前的统计数字是中国每年要消费掉523万吨白酒,这相当于灌满了两个西湖。巨大的市场空间,高档高价白酒的卖方市场,令酒厂开足马力,无暇不顾及自己的形象与公众的感受。
五粮液子产品中的总酸、总酯不合格,是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对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控制不严,造成酸、酯含量偏低。问题已经好几天了,既没有看到相关方面的公开道歉,又没有对该事件的进一步追踪,更没有看到反思,表现出来的反而是欲盖弥彰的掩饰和推卸责任。五粮液已经表现出了中国知名酒类品牌的底气。
这起由14年前产品引发的质量风波事件,同时也让我们思考:一手开创贴牌酒生产模式的五粮液,对旗下子品牌、孙品牌掌握程度有多少?它的社会责任感和表率作用体现在何处?
尽管我们一再强调“企业家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但在不少企业眼中,道德呀,公益呀,社会责任呀,诸如此类虚头八脑的东西,只是锦上添花,可有可无。挣到足够的钱才是硬道理。很多公司与企业家身上,都流淌着唯利是图的血液。
五粮液这个著名品牌的建立是几十年、几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得之不易,需要我们倍加爱护与珍惜。我们是爱之深,责之切。食品安全无小事,产品质量是根基。这是任何一个有良知、有责任感的企业基业长青之本。与其在媒体大肆投放广告,与其加大社会公关,不如从点点滴滴的具体小事做起,切实保证每一瓶酒的质量过关。
集团背景:
五粮液为大曲浓香型白酒,产于四川宜宾市,用小麦、大米、玉米、高粱、糯米5种粮食发酵酿制而成,在中国浓香型酒中独树一帜,香气悠久,滋味醇厚,进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宋代(公元960年-1279年)宜宾姚氏家族私坊酿制,采用玉米、大米、高粱、糯米、荞子五种粮食酿造的“姚子雪曲”是五粮液最成熟的雏形。到了公元1368年,宜宾人陈氏继承了姚氏产业,总结出陈氏秘方,时称“杂粮酒”,后由晚清举人杨惠泉改名为“五粮液”。现在五粮液由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酿制。2010年五粮液品牌价值已达586.2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