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洋啤酒泛滥酒吧不该成监管空白

酒资讯
2012-01-13
分享

来源:

  如今,进口酒类在普通消费者心中仍然是“高级食品”。身处灯光迷离的酒吧,品味着各种价格不菲的进口啤酒,大家感觉一定很爽。然而,如果你知道花那么多钱喝的所谓进口啤酒,竟然是水货甚至郊区小作坊里造出来的,你感觉会如何呢?

  事实上,很多消费者就是知道酒有问题,一般也不会和酒吧深究,因为大多数人是抱着“图高兴”的目的而来,只想开心,不想扫兴,而这一心理也往往被商家利用。远远低于市价的水货洋酒在批发市场上出现,并通过一条秘密通道杀入大大小小的酒吧柜台,在扑朔迷离的灯光和强劲的音乐中“趁火打劫”。那么,银川市面上到底有多少水货洋啤酒在流通?其渠道怎样?洋酒销售中不为人所知的“B门”在哪里?这些都值得有关部门去破解。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水货“洋啤酒”不都是走私而来,有的就出自国内一些小作坊,是彻头彻尾的假酒。

  上海流通经济研究所曾组织为期半年的市场调查显示,部分城市流通的假洋酒比例超过50%。去年8月,哈尔滨市质监、公安部门查扣一批水货“洋啤酒”就是假洋酒,造假者用普通的大瓶啤酒兑雪碧,分装到小瓶的百威、喜力、嘉士伯、科罗娜等高档啤酒瓶内,成本每瓶2元钱左右,可消费者在各大娱乐场所购买时,一瓶就要二三十元。

  一些酒吧之所以敢于糊弄消费者,重要的原因是监管缺位。酒吧都在晚上营业,而此时正是执法部门休息的时候。再加上消费者根本不知道真洋酒和假洋酒的区别,只要不喝死人,消费者压根就识别不出来。种种原因导致酒吧成了监管空白。此情此景,有关食品质量监督部门不能坐等举报,当务之急要加大力度,主动出击,不光是对洋啤酒,对市场流通的洋红酒、洋白酒都要定期检查。市民们也应该有理智的选择,并非去酒吧就要喝洋酒,并非喝到假洋酒就不用去鉴定、去维权。只有消费者和有关部门共同努力,从市场监管、销售、消费各个环节加以规范,水货洋酒才能被挤压出市场,我们的消费环境才能更加安全。

  新闻背景:银川酒吧的“洋啤酒”出现水货,工商部门在一家酒吧内就查到20多件没有中文标志的洋啤酒。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酒业新闻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4月15日,享遇茅台红U遇生活美暨第五届消博会老友记答谢酒会举行,成为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的亮点之一。此次答谢酒会由中国国际消费品...
酒资讯
近期,第112届全国春季糖酒会和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分别在成都和泸州隆重开幕。各类精彩展演、活动以及行业会议,构成持续数天的盛事,...
酒资讯
当传统白酒营销遭遇渠道固化年轻用户断层的双重瓶颈,川酒集团给出了自己的解题方法从抖音直播间里的白酒DIY勾调教学到小红书博主种草的节庆定制...
酒资讯
当白酒行业陷入头部虹吸效应与区域内卷化的双重绞杀,川酒集团却以产业整合者的独特定位,在七年时间里劈开一条截然不同的赛道左手攥紧原酒产业...
酒资讯
清晨的赤水河谷笼罩在薄雾中,茅台镇旁一个名叫浸水的小村庄里,年近花甲的张元初展开一张泛黄的皮纸。褶皱的边角、斑驳的印泥,却掩不住墨字遒...
酒资讯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