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在正在武夷山召开的第五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上,国际茶业委员会主席麦克奔斯顿等12名国内外茶界代表共同发出一份《武夷倡议》:“凝练武夷茶道精神及内涵,建立‘武夷茶走向世界’博物馆。”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拥有悠久历史的中国茶文化正随着现代茶产业的兴盛繁荣而逐渐苏醒。”福建武夷学院院长杨江帆说。
为期三天的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聚集了两岸500多家茶业企业,以及美国、日本、东南亚等茶叶主销区1000多家专业采购商,预计成交额将达50亿元人民币。
这只是中国茶产业繁荣的一个侧影。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提供的资料,预计2011年年全国茶叶总产量将会达到140万吨,国内销售预计将超过100万吨,中国茶叶产量已稳居世界第一。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也逐步加大,中国茶叶年出口量在30万吨左右,仅次于肯尼亚,居世界第二位。
茶产业的迅速发展带来了中国传统茶文化日渐复兴:2006年福建成功申报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绝版母树大红袍典藏国家博物馆;2010年安溪铁观音集团拍摄《凤山茶歌》,成为茶文化传播新模式。
2010年年初张艺谋团队策划的“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演出正式公演,当年就创造演出380场、观众40万人次、门票收入近5000万元人民币的佳绩,连续两年国庆黄金周,因游客爆满,艺术团每天加演到三场。印象大红袍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彬预计,“印象大红袍”今年纯年收入可超过600万元人民币。
“印象大红袍”用看得见、摸得着,甚至闻得到的方式,将茶文化推介给游客,同时带动了茶产业的发展。”武夷山市旅游局局长季和宾说,在武夷山,与茶叶相关的企业由2005年的不足100家、纳税不足200万元,发展到2010年的1300多家、纳税2000多万元,今年前三季度茶叶税收已达3000万元。
“把茶文化投入生产、注入品牌、导入营销,把茶文化融入茶叶的产、加、销整个产业链中,是提升茶产业、振兴茶经济的制胜之道。”厦门市茶业协会副会长李文举认为,产业整合与文化价值对接,进而实现全球化的品牌及经销体系运作,是中国茶产业实现产业化的必由之路。
李文举介绍说,闽南的茶业企业注重把当地传统的“斗茶”茶赛推向市场,先后在香港、澳门等地举办茶王赛,并把当地乌龙茶的泡饮方式进行艺术提升,创造出一套乌龙茶茶艺表演,通过茶文化的推广活动将消费市场壮大起来。这两年“斗茶”传统更是经上海“世博会”的亮相而走出国门,在欧洲、日本市场引起关注。
“一旦有文化的融汇和渗透,产品的附加值就会不断攀升。”安溪铁观音集团董事长林文侨告诉记者,安溪茶企正筹划以集体品牌开拓欧洲市场,通过借鉴欧洲葡萄酒庄园模式打造茶庄园模式、效仿葡萄酒全球营销经验进入欧洲市场。
“17世纪时,中国的红茶开始销往俄罗斯、英国、荷兰等国家,受到了欧洲人的喜爱。”作为《武夷倡议》的发起者麦克奔斯顿期盼,“经过几个世纪,我们希望有更多中国红茶回到欧洲,回到‘午后茶’的餐桌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