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济研究院
自今年初茅台酒引领新一轮涨价潮起,8个多月时间里,茅台一路看涨,五粮液、洋河、汾酒紧随其后,调幅在3%~25%之间,白酒的终端销售价格更是节节攀高。
涨价势头最猛的还属高端白酒。中国酒类流通协会秘书长刘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白酒消费中,普通老百姓消费的白酒通常在每瓶80元以下,属中低档酒;100元到300元之间的中高档酒,普通百姓偶尔消费;300元以上的高档酒,大多为奢侈礼品或贵宾用酒。 目前,“53度飞天茅台”、“52度五粮液”的出厂价都在每瓶500元以上,“52度洋河蓝色经典”也在每瓶400元以上。 在我国,高档白酒约占白酒总产量的1.2%。而茅台每年的产量只有一万吨,占行业总产量不到2‰,但茅台的涨价足以掀起行业波澜,甚至引发涨价热潮。这不仅仅与其“国酒”的品牌影响力相关,更与其强大的市场占有率相关,在高档白酒中,贵州茅台和五粮液两大品牌就占据了75%的份额,而两家的利润更是占白酒行业的半壁江山。 9月,洋河加入涨价行业,上调出厂价5%~10%,这被认为是二线品牌新一轮上涨的信号。 价格调整本是市场的应有属性。在经济增长和成本上升的情况下,不到10%的调幅本为行业的一个正常市场调整。然而,厂家纷纷涨价,引发了新一轮白酒价格上涨的担忧。这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在通胀压力下对价格的敏感;另一方面,媒体对白酒涨价的热炒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矛盾,更多人加入囤积和抢购的热潮,导致市场供需进一步紧张,推动价格进一步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