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酒茅台之争与藏污式营销

酒营销
2011-09-26
分享

来源:中国青年报

   继去年6月公开炮轰茅台宣传的“1915年获万国博览会金奖”是虚假宣传后,9月21日,山西汾酒董事长李秋喜再次“挑衅”,指出:汾酒才是62年前共和国第一国宴的首款用酒。虽未直接点名,却暗指茅台的“国宴用酒”名头不实。(9月22日 《京华时报》)

  茅台载着“玉液之冠”的盛誉,贴着“高档酒”的标签,成为“国酒”的代名词,已有多年。它“晋身有术”,离不开“世博夺金”“国宴用酒”等炫耀性宣传。谁曾知,汾酒董事长李秋喜却批亢捣虚,连加炮轰,矛头直指其“进身之阶”纯属伪造。

  茅台“虚假宣传”,有还是没有?光看表象,确实难下定论:时至当下,茅台官网上曾拿金奖的表述,仍只字未动,看起来底气十足;而李秋喜说法与之针锋相对,称在1915年的巴拿马世博会上,中国产品获奖的共有1211个,茅台仅获了个五等银奖,反倒是汾酒和张裕酒,拿回了一等奖章。双方语态铿锵,让真假之辨扑朔迷离。

  援引史实,不难发现,茅台的宣传文本确有杜撰之嫌,它魅惑世人的“金”字招牌,极可能不靠谱。《看历史》杂志在深入调查、还原真相后,证实了李秋喜的“控词”。换言之,茅台自称“世博夺金”,已非叫卖意义上的“自卖自夸”,而是歪曲真相。

  至于茅台“国宴用酒”之说,周详的历史资料、亲历者说法,皆可作批驳的佐证。历史研究者纪连海在仔细考证后,还信誓旦旦地称:汾酒是第一国宴用酒已毫无疑问。相形之下,茅台打出这招牌,更像是自我拔高。在回应质疑时,负责人含糊其辞,拿“网上还有很多资料”敷衍了事,也授人“倍感心虚”口柄。

  诚然,李秋喜炮轰茅台,不乏私心。他的“诛心之论”,也被解读为“酒业的竞争式叫板”。但纵如专家所言,汾酒是在“炒作营销”,那又如何?“动机论”从来都不适用于举报、监督。茅台作为享誉遐迩的民族品牌,诚信是必要的道德底线,倘若真有造次,至少应纠错道歉;即便坐得直行得正,在舆论诘难,哪怕是失之偏激的指摘面前,都应给出回音,以平息责难、维护声誉,也起到道德表率之用。

  可茅台的失声,俨然是玩“鸵鸟战术”。犬儒姿态,只会滋生漫天的“恶意揣测”,损害茅台的声誉。没借助据理澄清、诉诸法律的正义程序,却采取避而不谈之态,无助于茅台的名誉修复、公信重建。

  “虚假宣传”的悬念,固然未决,但公众依稀能从茅台“前车之辙”中,价值先行地作出判断:一者,长期以来,茅台都在炒作“国酒”概念,并借此上位,可“国酒商标”从来就没有被垄断,这也导致其他白酒不甘示弱,纷纷以“国酒”自命。二者,茅台屡次涨价,都打着“身份需求”的旗号,按照文化学者朱大可的诠释,它已蜕变为权势、金钱的附庸,“令人联想起各种政治术语:权力舞台、官僚政治、名利场、贪腐圈和行贿通道”。去平民化的定位,也饱受诟病。其三,“九成茅台系假酒”的传闻,也让人油然生畏。

  虚假宣传,与茅台的“特供酒”“奢侈品”标签的形象落差,实在是判若天壤。因而,我们希望,茅台能正视质疑,澄清是非,或辟谣或认错。若茅台真奉行了唐骏式哲学——“骗得了所有人就是成功”,抱着病毒式营销不放,那只会是对市场伦理、企业声誉的双重损害。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酒业新闻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2024年,五粮春SHOW真我臻享秀主题快闪店在成都、西安、武汉、兰州、南京、上海六座城市展出,以时尚快闪的方式充分展现了五粮春品牌的价值与魅...
酒资讯
每年的成都春糖季,都是中国酒业的大舞台,今年的主角之一是主场迎客的川酒集团。在第 112 届全国糖酒会与第22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期间,川酒集...
酒资讯
----全国白酒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首席白酒酒体设计师中国技协创新与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委员 梅天雄获颁|中国职工技术协会 梅天雄教学创新工作室3...
酒资讯
春来暖阳照,春日酒味浓,泸州向世界发出醉美信号。3月27日,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以下简称:酒博会)在泸州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举...
酒资讯
3月25日,第112届全国糖酒会期间,由中国轻工业酒类品质与安全重点实验室、第112届全国糖酒会组委会指导,浪潮数字商业主办的2025酒业智领未来大...
酒资讯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