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博锐管理在线
我觉得,进口葡萄酒的高潮是法国原瓶进口CASTEL掀起的。在此之前,进口葡萄酒一直没见兴风作浪。CASTEL涮了一把张裕以后,在中国市场上获得了先机,而又加上像上海建发这样的经销大腕作为推手,更是加速了进口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进程。
在一个行业的培育阶段,往往都是一些实力企业担任旗舰。而在这段时间里,虽然市场规模不大,但是竞争不大,利润丰厚,且可以先他人一步构建销售网络。这是市场对拓荒者的回报,他们可以优先占有最肥沃的良田,最丰富的资源。而市场日趋成熟以后,竞争开始加剧,市场开始无序,销售成本开始增加,利润开始下滑。这就是今天的进口酒的市场局面。有许多进口商每瓶酒加一元就批发出售,甚是凄惨。 但是乱世出英雄,市场不可能永远乱。那些有卓越战略眼光的人,总会在乱市中发现机会,进而一飞冲天。我们的白酒市场也是这样,本世纪初,白酒自小糊涂仙以后,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许多资本纷纷投资白酒,但是,绝大多数投资者折戟沉沙,消失不见了。唯有那些在乱市中抓住机遇的人成长起来了,并收获颇丰,名噪一时,好比后起之秀的浏阳河,金六福,稻花香,口子窖等等。 红酒亦然。 自Cstel之后,无有集大成者。Castel已经是强弩之末,因为产品同质化和无序且无止境的内忧外患。这就是机会。市场无序的竞争,必将导致销售阻力加大,市场费用增高,利润大幅缩水,这个是普遍的市场规律。如果想要在这样的局面中脱离出来,最好的办法,就是打造自己的品牌,使他成为一个有很大附加价值的产品,以此区别其他同类产品。还是拿白酒做案例,都是白酒,杂牌在市场上打得头破血流,茅台和五粮液却能往死里涨价,还满市场都没货。假货都比杂牌酒好卖,部分地区,一些要面子且口袋不饱满的消费者,故意喝假茅台也不是什么稀奇事。这意味着什么?品牌的无形价值,可以让你超越市场中有形的束缚,从而获取丰厚的回报。 所以,大型经销商,转型为品牌运营商,是必然也必须的战略步骤。卡聂高已经这么做了,广州龙程酒业早就这么做了,金蝴蝶已经是个小有名气的区域品牌了。这么做的酒业大腕预计不在少数,还没做的,估计也已经启程正在去往自有品牌运营的路上。掌握了雄厚的资金以及强势的网络,没有理由还在市井里当混混。像富隆酒窖,骏德酒业的专卖店品牌模式,是另外一种品牌运营方式,这种方式同样强悍。其作为零售终端的角色定位,注定了它本身就是价格展示的窗口,不容易遭受的市场价格混乱的冲击。因为是直营终端,所有有更大的利润空间以及价格控制能力,作为紧俏的终端渠道资源,厂商也不得不仰其鼻息。这种连锁专卖品牌,也将成为未来进口红酒在中国市场发展的重要模式。当全国布局完成以后,这些公司也会运营自有品牌,来提高盈利能力和无形资产价值,这是毫无疑问的。且这些终端有可能成为优良资产被包装整合后,进入资本市场。华致酒行就正走在去资本市场的路上。 电子商务时代,使工商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红酒的电子商务,也是这些酒商目前要考虑的重要网络拓展方向,未来在网上的红酒销售将会是一块巨大的蛋糕。而网上行销,也会因为及其恶劣的价格竞争,加速进口酒传统经销商的利润缩水,最终迫使一部分经销商退出市场或者转型做国产酒。网络销售可能成为进口红酒行业的杀手,最终毁掉这个行业。目前淘宝网站的进口红酒价格已经惨不忍睹,不知在未来竞争进一步加剧的时候,将会做何应对。那些卓越的网络酒商在网络运营上可能是天才,但是在葡萄酒行销的方式上,非理性的疯狂低价抢占市场,无疑是及其愚蠢和低能的。市场竞争的力量就想这个星球的水一样,你天天看着水被消耗,但是,这些水从来没少过一点一滴,他们都还在这里,有一天,他们还会回到大海里,掀起惊涛海浪。你以为你通过低价竞争,打压竞争对手,等对方死掉以后,你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如果这样想,你就是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 Castel已经没落了,且无力再站起来,他本身就是机会主义者,他们在中国市场上站立起来,并不是靠自己的力量,而且利用了张裕而已。当被愚弄的张裕不在为这个品牌投入任何力量的时候,法国人并没有继续这项工作。而是无尽的透支张裕积蓄的品牌价值,直到丧失殆尽。在法国这些野蛮人眼中,中国市场就像一个愚昧的蛮荒之地,他们的策略永远是掠夺,而后扬长而去,如果要投入资本和力量,他们会利用中国人的人力和资本去干,他们断然不会掏出一个铜板来。 澳洲和法国这些年葡萄酒生产过剩,几乎都倾销到中国。这给民族葡萄酒工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我们也正在用贫穷的中国人的血汗钱,为他们的经济不景气买单。我们拯救了这些并不知道尊重我们的野蛮民族。 接下来,中国的葡萄酒大腕们,不应该在努力的做洋买办了。应该建立自己的品牌,转而把主要葡萄酒生产国当成我们的工厂。我们不能总是做别人的经纪,当别人的劳工。让别国赚取丰厚的利润,我们却只能辛辛苦苦,处心积虑的从同胞的口袋里榨取一点微薄的利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