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青岛新闻网-青岛早报
“尖庄”冒充“五粮液”、“王子”冒充“茅台”……一直以来,高档白酒都是节日市场的紧俏货。在多种因素推动下,茅台、五粮液等高端酒价格也是节节高升。正是在巨大利润的刺激下,以次充好的假酒市场泛滥,让消费者面临花真金白银买假酒的尴尬。为何假酒如此泛滥呢?从警方破获的假酒案中可以看出,当前制假造假者充分利用网络和现代物流便利,造假水平足以乱真,给假酒查处带来诸多难题,亟待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高档假酒 造假呈现四大趋势 公安机关办案人员向记者透露,从当前查办的案件来看,涉及酒类造假的犯罪分子有“四个不造假”:“不够高档的白酒不造假,销量不够大的白酒不造假,防伪标志破解不了的不造假,不能获取暴利的不造假。” 一是产供销分离。现代物流越来越发达,民间快递公司不断壮大为制假者造假原料“全国采购”提供了便利,产供销环节已实现 “专业化”分工。 有造假犯罪嫌疑人交代,他制造假酒的酒瓶是从海南快递过来的,那里有人专业收酒店用剩的空瓶;假酒的外包装是从浙江快递来的,那里有专门仿冒名酒外包装的厂商;而自己只需要请人灌制假酒,包装好即可,销售环节批发市场批发即可。 二是“就地造假”、“就地销售”。由于假酒的市场需求量大,大多数假酒制造者均是就地造假就地销售。根据各地查获的案件,发现这些假酒均是就地销售,一些造假者的仓库就设在批发市场附近,中间环节少,销售速度相当快,致使打击假酒犯罪无法毕其功于一役。 三是低档酒假冒高档酒。纵观这几起假酒案,制造假酒已告别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用工业酒精勾兑的时代,大多用口味接近、价格相对低廉的白酒直接灌装至回收来高档白酒的酒瓶内,再用假冒高档名酒礼盒重新包装后拿到市面上销售,避免了喝酒丧命的事件发生。犯罪分子交代,他们一般用茅台王子酒造茅台酒,用尖庄、浏阳河酒造五粮液。 造假者坦言:“我绝对不会用工业酒精勾兑高档酒,我没有这个技术,而且危险性很大,我要确保酒卖出去,不管谁喝下去,都不会造成生命危险。即使出事,我也不会被判重刑。” 四是造假水平日益提升。曾有造假者对自己的造假“工艺”非常“自豪”地说:“我们制造的酒和真酒放在一起基本上没什么区别。” 辨清真假酒 面临多重难题 多位一线办案人员均认为,假高档白酒泛滥已是人所共知,但面临猖獗的制假销假行为,部门查处面临多重难题。其中,值得注意的就是高档白酒生产厂家对查办假酒态度模糊。 有办案民警反映,在查获假酒之后,一些厂家由于担心自身形象,对查处造假行为态度模糊,他们认为,查出市场上有较大量的假酒对自身销售也不利。 同一类型的低档酒,直接灌装之后充当高档酒,这几乎成为酒类造假行业中公认的手段。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厂家也好、专业的打假队伍也好,总是在强调高档酒的各种防伪措施,而不愿意向消费者普及高档酒酒品、酒味、口感等更为专业的辨伪知识。 有办案人员向记者透露了企业的两难心态如果将辨伪知识传递给普通消费者,就必然会产生这样一种结果:消费者突然发现,平时自己喝到的高档白酒中,竟然存在着大量滥竽充数的情况,会沉重打击消费者对品牌高档白酒的信心,严重损害品牌白酒苦心孤诣建立起来的各种渠道、网络、品牌店;然而,如果不能把这些知识传递给消费者,消费者往往又会持续陷入品牌高档“假酒”的泥潭中。 办案人员表示,就品牌高档白酒而言,部分企业的一般心态竟然是:宁可让消费者常年喝假酒,也不能损害品牌高档白酒的信誉度。 在这种荒唐的逻辑下,所谓的品酒师、辨伪师,他们所掌握的神秘辨伪技术,不仅不能用于帮助品牌白酒逃避造假和免遭质疑,反而成为大量假酒充斥市场的“技术瓶颈”。 一边是造假技术蒸蒸日上,一边是多种利益因素下真假酒难辨。消费者怎么才能确保自己不买到假酒呢?市场繁杂的白酒经销体系中,有没有一个渠道能万无一失“保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