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红酒“鱼龙混杂” 消费购买需谨慎陷阱

酒资讯
2011-07-16
分享

来源:21世纪网西部频道综合

  洋酒标签让人“望洋兴叹”

  近日,家住松门的赵先生拿着一瓶标注着外文的葡萄酒,来到温岭松门工商分局诉起了苦。“前几天,去酒庄购买红酒时犯了愁,各种各样的价格都有,从几十元到几千元。有些葡萄酒商标使用英文、法文、意大利文……就是没有中国字。听了促销员的介绍也不知真假。”赵先生以298元/瓶的价格买了一箱进口葡萄酒,却对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一无所知。分局的工作人员帮助赵先生在网上查到,瓶身上标注着的“SEEWINKEL WEINGUT EISWEIN”字样是奥利地文,译为“奥地利施格兰酒庄冰酒”。

  针对赵先生反映的这一情况,分局执法人员随即对该酒庄进行了调查,发现该酒庄库存有这种奥地利冰酒20瓶,瓶身上只贴有外文标签,生产厂家、产址、联系方式等都无法辨识。该酒庄负责人称这批葡萄酒是原装进口的,没有中文标识,也无法说明进货渠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进口产品必须在产品的包装上有中文标识,就是用中文标注产名产址、生产日期以及保质期等。该批葡萄酒涉嫌违反以上规定,执法人员当场予以查扣。

  进口红酒市场“鱼龙混杂”

  进口红酒市场混乱,主要体现在渠道、价格和品质上。松门工商分局消保委的工作人员表示:“经营红酒行业的门槛低,导致一些不了解红酒的人涉足进口红酒行业,因为不了解红酒,所以进酒的渠道不能保证,进而也不能保证红酒的品质。”

  由于葡萄酒进口一般采用的是“原桶进口,勾兑分装”的再贴牌模式,受利益驱使,一些进口葡萄酒代理商在分装过程中通过勾兑、稀释以获取更高利润,更有甚者通过勾兑、添加甜味剂等掩盖低质进口葡萄酒,导致进口葡萄酒品质良莠不齐的现象。再加上目前进口红酒行业对进口红酒价格没有一个统一的标杆,老百姓也不知道什么红酒应该卖什么价。很多人就打着原装进口红酒的旗号随意要价。绝大多数消费者对红酒的相关知识不甚了解,盲目迷信进口葡萄酒,却不会挑选,一掷千金买了个“不明不白”。

  消费者多长心眼

  面对琳琅满目的葡萄酒,消费者不知道如何下手,尤其是没有中文标识的,如果仅靠店员的推销,极有可能会花上高价钱反而买不到好酒。购买进口葡萄酒,应当到正规的、有信誉保障的商场或商店去购买。消费者应学些葡萄酒相关的品鉴常识,防止被不良商家忽悠。

  1.看有没有灌装地:区别原装进口红酒和国内分装,首先看标签上有没有灌装地。原装进口的是有原产地及灌装时间,并没有灌装地,反之则有。

  2.看酒标及检验检疫中文标识:所有进口食品都要加中文背标,如果没有中文背标,有可能是国内分装或走私进口,质量不能保证;再打开酒瓶,看软木酒塞上的文字是否与酒瓶标签上的文字一样。

  3.查看条形码来辨识:鉴别红酒产地有一个非常简便的方法,那就是仔细查看瓶标上的条形码,条形码上可以看出产品的生产国、生产厂家、商品名称等信息。例如,国内分装产品的条形码应是69开头,法国原装进口应是3开头,00-09则代表美国或加拿大进口。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酒业新闻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4月15日,享遇茅台红U遇生活美暨第五届消博会老友记答谢酒会举行,成为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的亮点之一。此次答谢酒会由中国国际消费品...
酒资讯
近期,第112届全国春季糖酒会和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分别在成都和泸州隆重开幕。各类精彩展演、活动以及行业会议,构成持续数天的盛事,...
酒资讯
当传统白酒营销遭遇渠道固化年轻用户断层的双重瓶颈,川酒集团给出了自己的解题方法从抖音直播间里的白酒DIY勾调教学到小红书博主种草的节庆定制...
酒资讯
当白酒行业陷入头部虹吸效应与区域内卷化的双重绞杀,川酒集团却以产业整合者的独特定位,在七年时间里劈开一条截然不同的赛道左手攥紧原酒产业...
酒资讯
清晨的赤水河谷笼罩在薄雾中,茅台镇旁一个名叫浸水的小村庄里,年近花甲的张元初展开一张泛黄的皮纸。褶皱的边角、斑驳的印泥,却掩不住墨字遒...
酒资讯

相关推荐

1
3